半岛居家地下室长螺旋挤压入岩灌注桩施工总结
一、 工程介绍:小区位于福清市阳下镇,该小区分为别墅区与1幢30层住宅、1幢5层住宅,
别墅区已建造完成。两幢多层住宅西北侧为村民别墅,为防止地下室开挖造成村民别墅影响,故在多层住宅西北侧打围护桩。
桩型:长螺旋挤压入岩灌注桩,发明专利号:201210026528.7;桩径:600mm;桩长:8米~13米,需进入550kpa块状强风化凝灰岩1米~4米。全笼钢筋笼桩65根,素桩65根。施工天数:11天(12小时施工)。
三、地质情况介绍:
1、粉质粘土② Q4 灰色,灰黄色;可塑;成份以粉粒、粘粒为主,局部粘粒含量高,渐变为粘土,夹少量砂砾。冲洪积成因,干强度中等,韧性中等,无光泽反应,无摇震反应,全场均有分布,揭露厚度1.20m~3.20m,层顶埋藏深度0~1.4m(局部出露地表)、层顶标高20.20~22.51m。
2、圆砾③ Q4:灰,灰白、褐灰色;饱和,稍密~密实状、大于2mm颗粒含量约50%,粗颗粒岩性为凝灰岩,风化程度为中微风化状,充填成分为砾砂或粗砾,冲洪积成因,全场均有分布,揭露厚度1.8~3.8m、层顶埋藏深度2.5~4.00m,层顶标高18.02~19.81m.
3、凝灰岩残积粘性土④ Q2:灰白、灰褐色;硬塑~坚硬状;以粘粒、粉粒为主,由凝灰岩风化残积而成,切面稍有光滑、韧性中等、干强度中等,场地内仅11、12、16、26、27、29、30、33、34号孔有分布,揭露厚度1.8m~4.6m,层顶埋藏深度,5m~5.7m,层顶标高15.92m ~17.13m,
4、全风化凝灰岩⑤:灰黄、灰白色;散体结构,岩芯呈砂土状,岩石为较软岩,岩芯极破碎,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,场地内仅9、11~15、33、34、B7有揭露,揭露厚度1.3m~5.1m、层顶埋藏深度5.1m~7.6m,层顶标高12.92m~16.64m。
5、强风化凝灰岩⑥2(J3N):灰黄、灰白色;原岩结构清晰,风化裂隙发育,散体结构,岩芯呈砂土状,岩石为软岩,岩芯极破碎,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,场地除9、10、12、13、22、31、32、B2号孔外,其余各孔均有揭露,揭露厚度0.8~6m,层顶埋藏深度5.3m~10.2m,层顶标高11.51~17.11m。
强风化凝灰岩⑥1(J3N)灰黄、灰白色;原岩结构清晰,原岩结构清晰,风化裂隙较发育,碎裂结构,岩芯呈砂砾状碎裂(块)状,岩石为软岩,岩芯较破碎,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,场地内各孔终有揭露且在高层建筑区均揭穿该层,揭露厚度2.7m~12.3m、层顶埋藏深度4.6~12.7m。
6、中风化凝灰岩⑦(J3N):灰黄、灰白色;原岩结构清晰,风化裂隙较发育,碎块结构,岩芯呈短柱状~柱状,岩石为较软岩,岩芯较破碎,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,场地内各孔均有揭露且在高层建筑区均揭穿该层,揭露厚度2.7~12.3m,层顶埋藏深度4.6~12.7m,层顶标高9.23~17.0m。
岩土名称
|
重度
|
压缩
模量
|
直剪
|
承载力
特征值
|
冲孔灌注桩
|
粘聚
力
|
内摩
擦角
|
侧阻力
极限值
|
端阻力
极限值
|
Y
|
|
|
|
|
|
|
KN/m
|
MPa
|
KPa
|
度
|
KPa
|
KPa
|
KPa
|
素填土①
|
18.0*
|
|
|
|
|
|
|
粉质粘土②
|
19.6
|
4.2
|
29.5
|
18.8
|
160
|
30
|
|
圆砾③
|
20.5*
|
25.0*
|
|
30.0*
|
300
|
55
|
|
凝灰岩残积粘性土④
|
19.5*
|
7.0*
|
25.0
|
20.0*
|
210
|
60
|
|
全风化凝灰岩⑤
|
20.5*
|
20.0*
|
25.0*
|
25.0*
|
350
|
70
|
|
强风化凝灰岩⑥1
|
21.0*
|
30.0*
|
30.*
|
30.0*
|
450
|
80
|
3000
|
强风化凝灰岩⑥2
|
22.0*
|
50.0*
|
/
|
/
|
550
|
100
|
5500
|
中风化凝灰岩⑦
|
24.0*
|
/
|
/
|
/
|
1500
|
150
|
10000
|
备注:1、表中带“*”者为经验值;2、表中“()”内数值为固结快箭
|
三、场地水文地质条件
(一)地表水
场地地处于大北溪凸岸,南侧外40m,北侧外60m为大北溪,大北溪水流量较大,水域宽度约30m,常水位标高约18.5m,近期洪峰水位标高20.50m,地表水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。
(二)地下水类类型与埋藏条件
拟建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空隙水和岩石风化带空隙裂隙水,场地地下水类型属于潜水,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粉质粘土②、园砾③、凝灰岩残积粘性土①和岩石风化带中,其中园砾③含水性、透水性好、属于强透水含水层,勘探期间测得钻孔初见水位埋深2。75~3.65m,勘察结束后统一观察各钻孔内地下水终孔稳定水位埋深为2.70~3.60m(高程18.60~19.71m),根据本区水文地质资料,场地地下水年变化幅度为1.00m,场地近3~5年及历史最高水位水位高程为20.80m。
根据本场地15号孔的地下水抽水试验成果表明当水位降深分别为2.58m、5.28m、7.62m,单孔最大涌水量分别为59.28m3/d、103.68m3/d、125.91m/3d;从抽水试验结果表明,场地下伏含水层涌水量较大(具体成果见附表5)。
四、成桩分析
本次工程,成桩后开挖7米~7.5米,成桩质量目视可见均,桩身100%合格,各桩排布平直,桩身圆直。在开挖剖面上可清晰见到从粉质粘土à圆砾à散体强风化à块状强风化的土层分布,给成桩能力分析带来准确依据。
取B37、A37、A38、B39四根桩进行分析,此四根桩在6米~7米处出现块状强风化,岩芯结构清晰。手拔可取出块状分离石,手掰不易,敲击碎裂。
300kpa圆砾层的平均钻进速度:76.7厘米/分钟。
450kpa块状强风化的平均钻进速度:47.8厘米/分钟。
550kpa块状强风化的平均钻进速度:21.5厘米/分钟。
以下为开挖后图片:

钻进数据表:
土层名称
|
B39桩
|
土层深度(米)
|
钻进速度(米/min)
|
主卷扬速度
|
动力头电流
|
土层厚度
|
用时
|
素填土
|
0~2.46
|
0.841
|
841
|
31
|
2.46
|
02:24
|
圆砾
|
2.46~5.08
|
0.785
|
785
|
50
|
2.62
|
03:18
|
散体状强风化
|
5.08~6.08
|
0.413
|
413
|
52
|
1
|
02:23
|
块状强风化
|
6.08~10.74
|
0.264
|
264
|
51
|
4.66
|
21:04
|
土层名称
|
A38桩
|
土层深度(米)
|
钻进速度(米/min)
|
主卷扬速度
|
动力头电流
|
土层厚度
|
用时
|
素填土
|
0~3.36
|
0.675
|
675
|
24
|
3.36
|
04:14
|
圆砾
|
3.36~5.28
|
0.749
|
749
|
46
|
1.92
|
02:34
|
散体状强风化
|
5.28~6.06
|
0.407
|
407
|
38
|
0.78
|
02:00
|
块状强风化
|
6.06~10
|
0.24
|
240
|
50
|
3.94
|
08:48
|
土层名称
|
A37桩
|
|
土层深度(米)
|
钻进速度(米/min)
|
主卷扬速度
|
动力头电流
|
土层厚度
|
用时
|
素填土
|
0~1.82
|
0.51
|
510
|
9
|
1.82
|
03:44
|
圆砾
|
1.82~4.66
|
0.769
|
769
|
43
|
2.84
|
03:39
|
散体状强风化
|
4.66~5.94
|
0.638
|
638
|
52
|
1.28
|
02:02
|
块状强风化
|
5.94~9.92
|
0.155
|
155
|
60
|
3.98
|
09:25
|
土层名称
|
B37桩
|
土层深度(米)
|
钻进速度(米/min)
|
主卷扬速度
|
动力头电流
|
土层厚度
|
用时
|
素填土
|
0~1.94
|
0.838
|
838
|
8
|
1.94
|
03:42
|
圆砾
|
1.94~5.74
|
0.766
|
766
|
35
|
3.8
|
06:58
|
散体状强风化
|
5.74~7.58
|
0.454
|
454
|
49
|
1.84
|
04:14
|
块状强风化
|
7.58~11
|
0.203
|
203
|
45
|
3.42
|
22:44
|
五、钻具改进
本次钻具的钻体部分,由厂商按我司要求进行制造。在施工前因对钻齿的形式与排布尚有不确定性,故钻齿部分由我司人员自行设计焊接。在施工期间一共试验了两种钻体结构、以及四种钻齿布置形式,最终确定此类土层的最佳钻具形式:

该钻具的特点:1、钻齿寿命长,较以前的钻具可延长2~3倍寿命。
2、破土能力较强,较以前的钻具可提高1.5倍。
3、裙边刀具有自锐能力,即在钻进磨损的过程中会自行产生刀刃并锐化。
钻齿排布要点:钻尖、侧齿、裙边刀这三者需相互配合,既要有破岩能力,同时又要有良好的导渣能力,否则会出现只破岩不进尺,造成钻进速度下降。这三者的分布位置与角度需在反复实践中才能得出最佳参数。
后续改进方向:钻齿排布暂告一段,钻体结构需要再改,可再提高钻头的导土能力,籍以提升钻进速度。
六、总结,此次工程采用新钻具并取得成功,可以穿透550kpa~600kpa块状强风化岩。
|